通海县“十三五”公共财政体系发展规划
索引号:530423-003721-20170221-0002      发布时间:2017-02-21 15:47:37      修改时间:2017-02-21 15:50:00     
     [ 打印 ]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我县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布署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要求,坚决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为保障,坚持依法理财、阳光理财,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促进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根据《通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编制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县财政改革与发展的实际,在对全县“十二五”期间财政工作分析总结的基础上,经过调研论证,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时期财政改革和发展回顾

“十二五”时期,通海县财政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通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上级财政部门提出的发展战略目标,改革和发展取得重大进展,超额完成了财政“十二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支持和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态势,维护了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一)财政收支运行情况

“十二五”时期,随着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和财政改革不断深入,我县地方财政收支均保持稳步增长。

加强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我县各级财政部门在积极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在征管上狠下功夫,依法组织收入,严格执行税法,杜绝越权减免税,抵制税收征管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建立激励机制,“财税库”之间密切配合,确保收入及时入库,为支持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十二五”期间地方财政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25,062万元,年平均增长12.17%,比“十二五”规划数204,223万元增20,839万元,超过“十二五”规划年均递增率2.17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完成198,766万元,年平均增长11.97%;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6,296万元,年平均增长13.68%

优化支出结构,促进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按照加快建设公共财政的要求,重视民生改善,加大公共性服务领域投入。一是向教育事业发展倾斜,积极探索建立与经济增长和县级财力相适应的教育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二是向卫生事业发展倾斜,支持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三是向就业和社会保障倾斜,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多方筹集资金,着力解决社保资金来源;四是向科技文化事业倾斜,支持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五是向社会稳定投入倾斜,加大对禁毒、防艾、创建平安通海、反恐、安全生产等社会稳定事业的投入。我县“十二五”期间地方财政支出预计完成681,864万元,年平均增长14.27%,比“十二五”规划数590,532万元增91,332万元,比“十二五”规划年均递增率下降0.73个百分点。其中: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预计完成637,474万元,年平均增长13.84%;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预计完成44,390万元,年平均增长21.33%

(二)财政改革情况

十二五时期是全县深入推进体制改革并取得重大突破的时期。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文化和县、旅游兴县”战略,财政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一是政府的理财观念和理财行为得到重大转变。十二五时期,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财政部门以基本县情为研究财政问题、制定财政政策、加强财政管理的出发点,积极探索新的理财思路、理财观念,向发展县域经济、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增强整体经济实力转变;理财范围向全面统筹预算资金及非税收入,增强政府对可支配财力的调控能力转变;理财方式逐步向细化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转变;理财渠道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金共同发展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转变。

二是深入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十二五时期,县与乡的财政体制不断规范,按照事权、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在重新界定支出范围的基础上,为规范乡(镇)财政收支行为,缓解乡(镇)财政困难,防范和化解乡(镇)政府性债务风险,不断完善了县对乡的财政管理体制,出台了《通海县县对乡镇(街道)财政体制方案》,促进了县乡统筹协调发展。

三是发挥财政职能,加大政府投融资力度。优化财政投资结构和方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建立财政拉动、企业推动、部门联动的重大项目建设推进机制。综合运用贷款贴息、融资担保等多种投入方式,支持县城老城区街道改造、旅游发展和秀山古建筑群保护、城乡基础设施、乡村道路、教育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项目建设。

(三)财政管理情况

十二五时期,财政部门积极转变职能,开拓创新,健全制度,财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强化预算管理,健全预算约束机制。贯彻执行《预算法》,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切实强化预算控制,全面实现绩效管理,使预算编制科学完整、预算执行规范有效、预算监督公开透明,三者有机衔接、相互制衡。积极推行综合预算和部门预算,细化“三公”经费标准定额,统筹安排财政资金,提高了预算编制的科学性、规范性;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强化了对专项资金使用的事前调查、事中跟踪问效和事后监督检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建立了以清理收费项目为基础,以加强票据管理为源头,以清理银行账户为手段,以完善财政专户管理为重点,以健全机制为保障的非税收入管理新模式,非税收入管理日趋规范。

二是强化收入征管,依法组织收入。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税收政策,开辟和增加新的税源增长点;继续深入宣传贯彻《税收征管法》,加强税源监控,在确定重点税源户的基础上,坚持主体税种和零星税种一起抓,加强管理与服务,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坚持依法治税,从严征管,加大税收稽查力度,进一步挖掘增收潜力,坚决堵塞漏洞,大力清缴欠税,努力做到应收尽收。

三是优化支出结构,确保各项重点支出需要。坚持控制一般,保障重点的原则,集中财力支持重点事业发展,保证了教育、农业、科技等支出的依法增长;积极筹措和安排资金,落实各项增资政策;加大投入力度,促进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提高社会医疗保障水平;认真贯彻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支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工作。

四是坚持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监管。按照收支并举、监管并重、内外并行的要求,建立完善涵盖财政收支、体现财政管理特色,具备对财政运行全过程进行监测、分析、矫正功能的财政监督新机制,提高财政监督效能。努力抓好两个监督:一是加强内部监督,健全财政部门内部监督约束机制,规范监督检查工作程序;二是加强对外监督,对预算收入质量、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等工作的监督,确保财政资金安全;进一步加强财政法制建设,将财政监督纳入法制化轨道,加大预决算公开力度,增强财政工作透明度;完善财政执法责任制,组织多种形式的财政廉政、法规宣传和培训,财政干部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十二五时期,全县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也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受金融危机影响产品大量积压,销售收入减少,利税大幅下滑,全县财政收入增长十分困难;二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框架才刚刚起步,任务十分艰巨;三是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财政的资源配置作用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还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和矛盾需要我们在十三五期间认真加以研究和不断完善。

二、“十三五”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经济社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进入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开始脱离投资驱动和出口驱动增长方式,正逐渐向更强调质量、更强调效益、更注重创新、更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更重视民生改善、更具可持续性的轨道过渡。

适应新常态,就是要更好地认识和把握当前所处的环境与形势,分析有利和不利因素,增强预判的前瞻性、科学性。总体上看,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同全省比较,发展的形势更加复杂、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我县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任务艰巨,投资增长后劲不足,融资瓶颈约束凸显,企业经济效益不佳,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财政工作的有利条件也不少,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开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等重大战略,新产业领域带来新商机、新需求创造新合作方式、新机制共创和谐新未来、新有利条件支撑新发展。

(二)财政前景的展望与分析

经济决定财政。以新常态来判断当前及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特征,并将其上升到战略高度,必将对财政收支增长的质量和效率带来新的变化。从财政形势分析,“十三五”时期我县财政仍面临许多减收增支因素。收入方面:重点行业经济运行尚未根本好转,支撑税收收入较快增长的基础不牢,结构性减税和政策性减收因素仍需逐步加以消化,制约了财政收入持续增长空间。支出方面:在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条件下,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需要更多的财政资金投入,必然使得财政收支矛盾更为突出,在全县基础财政保障能力不足、历史欠账较多的情况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随着全国财政收入步入中低速增长、中央省级转移支付增量空间相对较小的情况下,支出实现较快增长缺乏有力支撑。另一方面,随着中央一系列经济建设重大战略的实施,将为我省实现跨越式发展增添强劲动力、拓展广阔空间;随着环保税、房地产税的开征也将对我县的地方财政收入带来积极的影响。我们要把握新常态下财政工作的形势与任务,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化解不利因素,加快我县财政改革发展步伐。

(三)全县社会经济走势对财政的影响

1.产业发展和结构变化对财政收支的影响

紧紧围绕县委、政府提出的“生态立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文化和县、旅游兴县”战略,财政部门树立“集中资金保重点、集中财力办大事,狠抓增收节支”思想,着力做大做强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全力发展五金机电业、积极壮大彩印包装业、改造提升食品加工业,努力培育新兴产业,构筑新型的工业体系。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变化和发展,财政收入结构、收支状况将发生较大变化。

一是突出"工业强县"意识。通海的经济主体在工业,优势也在工业,重点发展五金机电、彩印包装和食品加工三大产业,积极研究开发科技含量高,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着力打造一批名牌产品,塑造一批明星企业,构筑新型的工业体系,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最终把通海建成中国西部最大的五金制造、销售、研发基地,全省彩印包装业生产基地和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基地。

二是发挥通海县农业生产的特色优势和技术比较优势。立足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进一步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构建一乡一品,多乡一品的产业格局,大力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和认证,创立品牌,搞活加工流通,实现农民收入稳步增长,农业效益不断提高的发展目标。最终把通海农业发展成为:云南省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出口基地;全国优质烤烟生产基地;云南省最大的玫瑰花出口基地;云南省最大的禽蛋生产销售基地县。

三是加快商贸旅游业发展步伐。依托国内及周边地区现实和潜在的客源市场,紧紧围绕“打基础、创品牌、树形象”的发展思路,认真规划,稳步实施,以创建国家5A级秀山景区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目标,建成滇中历史文化旅游精品景点,继续巩固和发展以秀山为龙头,集历史、文化、宗教、生态、观光、休闲为一体的旅游区,开发以高原湖泊“三湖”城市群――杞麓湖为龙身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片区,建设以纳古、兴蒙、曲陀关、杨广古城、高大乡等为龙尾的地方特色民俗文化旅游带,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力争在“十三五”时期形成通海旅游文化产业。

2.政府性债务对财政的影响

近几年来,为提高县级政府公共能力建设,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弥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程建设、园区建设及保障房建设县级配套等资金缺口,我县通过银行借款、平台公司融资、项目施工单位垫资建设等方式解决,导致政府债务快速增长。截止20151031日,通海县政府性债务余额215,305万元,其中:一般债务166,782万元,占77.5 %;专项债务46,679万元,占21.7 %;政策性挂账1,844万元,占0.8 %。政府性债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债务增速明显,债务规模较大;二是县级可偿债财力不足,偿还债务压力巨大;三是县级可偿债资产规模较小,偿债能力不强;四是政府债务超限额较大,风险增高。

较高的政府性债务,对我县财政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潜在风险。随着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的深入,人员经费、民生领域、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大,基本财力保障缺口资金也逐年加大,财政运行越来越困难,政策性债务的还本付息支出更是加重了财政负担,直接影响到财政的平稳运行及年终预算平衡。

综上所述,“十三五时期是全县改革和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将面临比以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必然产生促进和制约作用。有利方面:一是随着全县十三五规划的开展和全县发展战略的实施,产业结构将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会更具活力,经济增长势头也将继续保持,为财政发展奠定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二是十二五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所进行的探索和积累的经验也将对十三五时期继续深化财政改革提供帮助和借鉴,全县财政发展的内外条件将明显优于以往。不利因素:一是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越来越大,必将给财政支出带来巨大压力。特别是按照建立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任务将更为艰巨,对科技、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需求也会更为迫切;二是全县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乡村道路、整体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项目建设,将使政府承担的贷款还本付息压力进一步加大;三是社会保障各项标准提高、政法保障经费改革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等都需要县级财政加大投入,县级承担的支出越来越多,支出保障压力非常大,财政收支矛盾在一个相当长的阶段将继续存在,财政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担负的责任更重。

三、“十三五”时期公共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九届九次、十次、十一次全会及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布署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要求,全面落实中央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自觉遵循现代国家治理和建立现代财政制度要求,坚决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推进依法理财,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财政公共保障水平,促进社会事业繁荣;着力创新预算管理体制,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促进通海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结构调整、城乡协调发展,为建设和谐稳定、繁荣发展的美好通海提供坚实的财力保障。

(二)基本原则

1、统一步骤、大胆探索原则。既要尊重财政改革的整体性和统一性,按照上级部署逐步推进改革,又要注重发挥地方财政的积极性,克服“等、靠、要”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2、发展经济、培源增税原则。始终坚持走从经济到财政之路,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通过加强地方财源建设,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拓宽税基,壮大税源,谋求财政发展后劲。

3、加快发展、注重质量原则。紧紧抓住地方财政收入总量增长这一关键环节,同时重视财政运行质量的提高。

4、优化结构、增量调整原则。努力保持财政收支总量有较快的增长,按照公共财政要求,规范财政支出的范围和内容,主要通过增量调整,促进支出结构优化。

5、依法理财、公开透明原则。坚持依法理财,强化依法治税,实现全面依法行政,使财政工作科学规范,财政决策和财政收支公开透明。

6、内外协调、可持续发展原则。正确处理好财政生财、聚财和用财的关系,建立财政与经济良性循环机制、完善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的措施,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

四、“十三五”时期公共财政发展的奋斗目标任务

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以及“着力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目标任务,加强谋划,以积极的工作和较为充实的财力保障我县“十三五”规划的落实。

(一)财政保障能力继续提高

努力做大经济和财政收入“蛋糕”。十三五期间,在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税收增速必然与之同步和国务院“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双重政策影响下,结合经济发展增速前期缓慢,中后期增速的实际情况,我县“十三五”时期财政收支建议目标为:至2020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66,731万元,年递增7%;整个“十三五”时期预计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2,761万元,比“十二五”时期198,766万元增93,955万元,47.2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到197,838万元,年均增长7% , 整个“十三五”时期预计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67,955万元,比“十二五”时期637,474万元增230,481万元,36.16%

(二)财政调控能力逐年增强

加快政策、制度等财政调控手段的创新,积极探索构建“政策目标清晰、调控方式有力、资金整合有效、引导作用明显、政策配套协调、管理科学规范”的财政调控制度体系,全面增强财政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调控功能,继续加大对农业、社保、教育、卫生、环保等公共民生领域的投入。

(三)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

遵循公共财政原则,财政支出范围更加合理、支出顺序更为科学,有保有控 、重在补短,能够较好地落实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公共服务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财政管理体制逐步完善

按照事权与支出责任相统一的原则,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范围和支出责任,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规范转移支付制度,使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更加均衡。

(五)构建现代财政制度,财政管理日趋规范

按照国家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的基本思路,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推进建立现代预算制度,完善税收制度,建立事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到2020年,努力建成统一完整、法治规范、公开透明、运行高效,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可持续的现代财政制度。

(六)依法理财水平明显提高

基本形成科学严密的财政管理体系,财政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之间相互配套,各项财政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财政监督机制更加严密,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体系、理财工作责任制和过错责任追究制度更加规范,财政工作更加透明,信息化手段更加有效,初步建立起对政府资金运行全过程、全方位的有效监督。

五、“十三五”时期公共财政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措施

围绕实现“十三五”财政发展总体目标,坚定不移地用科学发展观总领财政工作,在巩固“十二五”财政改革与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财政工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引领新常态,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狠抓财源建设、强化财政监管、优化支出结构,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促进全县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一)全力推进财税体制改革,不断提升财政科学管理水平

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贯彻执行新《预算法》,深化部门预算改革,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切实加大预算统筹力度,创新预算编审方法,增强政府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二是规范创新债务融资方式,着力强化政府性债务管理,切实防范和控制财政风险。三是创新财政扶持产业发展的方式,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有效引导和撬动社会金融投资。四是加大专项资金清理整合力度,不断提高专项资金管理水平。五是完善县对乡镇(街道)转移支付制度,努力提升基层财政保障能力,调动乡镇(街道)发展地方经济,培植财源,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积极性。六是建立和完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逐步推行评价结果应用、公示制度。七是全面推进预决算公开,进一步提高财政信息透明度。八是强化预算执行约束机制,完善国库集中支付流程,切实加快预算执行进度。九是严格执行动态管理制度,防范和控制财政资金支付风险,保证财政资金安全规范和有效使用。十是全力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努力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十一是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推进编制中期财政规划,强化预算约束,提高预算管理的前瞻性、连续性和可控性。

(二)全力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培育新的税收增长点

贯彻落实国家的各项税收政策,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税制,开辟和增加新的税源增长点。一是认真研究财税政策。把握中央和省投资重点,找准县域经济与国家政策的契合点,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项目申报工作,为我县经济发展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二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运用财政政策和资金“杠杆”, 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加大新产业、新技术、新能源项目扶持力度,大力支持规模以上工业、现代服务业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是支持园区发展壮大。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支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更好地发挥园区承载项目、吸纳投资、增加税收的作用。

(三)加强收入征管,依法组织收入

一是落实税收制度改革,完善税收体系,做好消费税、环保税、房地产税等改革工作。二是坚持组织收入原则,坚持依法治税,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强化税收征管措施,进一步做好税源评估和风险管控,同时加强税源监控,加大税务稽查工作力度;三是充分依托“互联网+税务”和第三方信息比对平台,深入挖掘客观存在的税源,把工作的目标和重心实实在在放在“挖存量、盯增量、开新源、防风险”上,把税源管理做细做实,同时紧紧依靠地方党委政府,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拓展第三方涉税信息,最大限度形成工作合力。四是提高纳税服务管理水平,加快金税三期工程建设步伐,积极稳妥试行税收征管规范,进一步提高征管质效。五是完善非税收入征收管理信息系统,强化征管考核,促进非税收入规范管理。六是清理规范税收优惠政策,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

(四)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切实保障重点支出,构建公共财政体系

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做到“着力保障正常运转、着力促进调结构方式、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节约善用财力”,加大公共性服务领域投入。一是

强化财政支出管理。按照新《预算法》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有关规定,进一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压缩一般性开支,从严控制“三公经费”支出。二是加大民生保障力度。集中财力向农村、基层、城乡公共设施和社会事业倾斜,将解决群众最关心、最期盼的问题作为财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加强乡镇(街道)财政资金监管,促进资金及时足额拨付,保证资金安全运行,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四是扎实开展监督检查。进一步深化财政监督,强化监督成果运用,切实规范财经秩序,龙其要加强对重大项目资金和民生资金的监督检查力度。

(五)全面推进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监管

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客观上要求财政部门把深化财税改革与建设法治财政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共同推进。一是严格执行新修订的《预算法》。二是加快推进我县财政领域的制度建设工作。三是加快内部控制建设,形成依法理财的保障机制。按照收支并举、监管并重、内外并行的要求,建立完善涵盖财政收支、体现财政管理特色,具备对财政运行全过程进行监测、分析、矫正功能的财政监督新机制,提高财政监督效能,做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

总之,十三五期间,通海财政工作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审时度势,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以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为核心,攻坚克难,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努力开创通海财政新常态发展之路,为实现在全省率先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作出积极贡献!

出处:云南省政府信息公开门户网站玉溪市通海县